土壤盐碱化,就是土壤严重偏碱,地表发白,会导致作物长势不好,降低作物产量及品质。土壤盐碱化在我国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类型多,土壤盐碱化的原因归纳主要为以下五点:
1.气候因素
气候的干燥度、地面蒸发、降水比值都和土壤的盐碱化关系十分密切。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使得土壤的淋溶作用十分微弱,土壤石灰反应通体都很强烈,加剧了土壤盐碱化的进程。
2.温度因素
在地温梯度影响下,土壤水从下向冻结锋面移动,盐分随之向上迁移。当地温梯度较大或地下水位较高时,水分和盐分的迁移量随之增大当土壤含盐时,冻结深度相应减小,水盐被抬升靠近地表,土壤盐碱化进入孕育期。
3.水位因素
地表水和地下水径流量及水质直接影响土壤含盐量,由于某些原因,地下水位升高,或者是雨水季节,水位较大时,土壤盐碱化发生的概率就会加大,特别是靠近海边的区域,相对会更加严重。
4.植被因素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长着草甸植物和荒漠的植物,大都具有根深根茂和特殊的杭盐生理特性,称之为盐生植物,含盐量可达10%~45%。通过强大的根系从底层吸收水分和盐分,并以残落物的形式留存地面,植物残核被分解而形成的钙盐和钠盐返回土壤中,对土壤的盐演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5.地形因素
地形和地貌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径流。土壤盐渍化程度表现为随地形从高到低、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加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