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藿香怎么进行人工栽植?

2022-01-19 16:29发布

藿香,又称合香、*药藿、山茴香、霍去病、广藿香等,是唇形目唇形科草食蚕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全草入药,具有解暑化湿、行气和胃的作用。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等。对常见的皮肤癣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1、温度

藿香喜高温,年平均气温19—26℃的地区较宜生长,温度高于35℃或低于16℃时生长缓慢或停止。发芽适温18—22℃,发芽天数7—10天。根比较耐寒,在北方地区能越冬,次年返青长出藿香。地上部不耐寒,霜降后大量落叶,逐渐枯死。

2、水分

藿香喜欢生长在湿润、多雨的环境,怕干旱,要求年降雨量达1600毫米以上。幼苗期喜雨,生长期喜湿度大的环境,但是*壤湿度过大,也会烂根死亡。雨量较少地区要注意灌溉。藿香怕涝,在容易积水的低洼地种植,根部易腐烂而死亡。

3、光照

种子萌发需要光照条件,苗期喜荫,需搭棚或盖草,成株可在全光照下生长。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比较好,在荫蔽处生长欠佳,

4、*壤营养

对*壤要求不严,一般*壤都可以种植,但以*层深厚肥沃而疏松的砂质壤*或壤*为佳。

5、繁殖方法

藿香用种子繁殖,藿香种子寿命2~4年,所以隔年的种子仍然可以播种。6—7月份收获藿香时,藿香的种子还没有成熟,所以需要预留种子地,等种子大部分变成棕色时收割,收割后放在阴凉处后熟几天,晒干后打落种子备用。

种植*地要选择排灌、管理方便、肥沃而疏松的壤*或砂壤*地块为好;在翻耕耙细整平时施入腐熟的农家肥,每亩施1500—2000公斤作基肥。然后做成1.5米宽的高畦,按照行距25—30厘米,开1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拌细沙或草木灰均匀撒于沟内,用细泥覆盖约1厘米厚。人工*壤过干就要浇水。播种时间南方地区在9—10月进行秋播,北方地区在春季4月中下旬播种,北方地区播种后用小拱棚保温。

6、田间管理

气温保持在20~25℃时,10~15天出苗,当苗高3—6厘米时间苗,条播可以按行距10—12厘米间苗,穴播每穴留苗3—4株,缺苗要在阴天补栽,苗高30厘米时进行培*,结合施肥,肥料以人畜粪尿或者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也可以每亩施硫酸铵10—15公斤,施后浇水。第二次施肥在8月份中下旬进行,肥料以人畜粪尿或者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也可以每亩施硫酸铵10—15公斤,施后浇水。干旱要及时浇水,抗旱保苗,雨季及时疏沟排水,防止积水引起植株烂根。

7、病虫害防治

①根腐病

根腐病多发生于夏季多雨季节,病株从根部和根状茎处发生腐烂,逐渐延至地上部,使皮层变褐色,最后枯萎而死。

防治方法:拔除病株并集中烧毁,再在病穴上撒入石灰消毒,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浇灌病穴。

②褐斑病

主要危害叶,在叶面形成园形或者近园形的病斑,中央淡褐色,边缘暗褐色,并且生淡褐色雾状物。一般在5—6月份开始发生,雨季危害更严重。

防治方法:及时摘除病叶烧毁。实行轮作。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洒1:1:120波尔多液。

③枯萎病

枯萎病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发生,最初病株叶片及叶梢部下垂,青枯状,最后根部腐烂,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藿香收获后,清除病残株,集中烧毁,消灭越冬病原菌。雨后及时疏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结合喷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并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40%多菌灵胶悬液500倍液浇灌病穴及邻近植株根部,防止蔓延。

8、采收

一般种植后可以连续收割2年。除留种外,在6—9月份收割,选择晴天齐地面收割鲜草,凉干、晒干或者烘干后就可以打捆,包装贮运,要放置在干燥处,以防受潮发霉。

综上所述,藿香的用途比较广,因此,种植藿香的经济效益比较好。一般情况下,只要按照以上介绍的种植方法进行种植,就能够获得不错的产量,不妨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