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大黄的栽培技术和加工方法是什么?

2021-12-31 11:28发布

大黄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有止泻通便,破积行瘀的作用。现在,大黄正值栽植期和收获期,而且就今年的行情来说,鲜大黄一斤能卖到2元了,发展前景还是很不错的!那么,它是怎么种植和加工的呢?下面给大家做一个详细介绍,供喜欢种植药材的种植户参考。

一、大黄的生长环境

大黄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大黄产在我国西部、西南海拔1300~2600米地区,年平均气温约10℃,年降雨量500毫米,相对湿度50%~70%,无霜期90~130天。大黄喜欢干旱凉爽气候,耐寒,稍微耐旱。

一般在春天地温平均达到5℃时,大黄开始萌芽生长,适宜温度15~22℃,如果温度超过30℃,植株生长缓慢,温度超过35℃,植株则停止一切生理活动,容易受到高温伤害,气候越冷凉,对大黄的生长越有利。

连作地、低畦地、黏重*壤、酸性*壤和碱性*壤不利于大黄生长,比较适宜生长在pH值6.0~7之间的*壤里。大黄种子的发芽率3~4年,只要温度适宜,种子吸水100~120%,温度18℃,2~3天就可出苗。

大黄喜欢生长在光照充足的地方,播种当年或第二年便可形成叶簇,3月中旬返青,10~11月上部植株逐渐枯萎倒苗进入休眠期,第三年5~6月开花,6月下旬果实成熟,种子容易脱落,所以,当果穗有部分种子变黄褐色时,迅速采收回家脱粒晒干后进行储藏。

二、选地整地

大黄属于多年生深根植物,根系强大,吸收能力强,适应性强,选地时,宜选择阳光充足、*层深厚(活*层保持在80厘米)、且疏松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砂壤*或壤*,平地或缓坡地为宜。选地时,一定要选在气候冷凉的山区、地下水位低的地块最好,否则,难获得高产。

大黄喜肥,如果连作,对*壤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也就是说,大黄对*壤里的微生物、养分有着强大的吸收能力,如果在种植时,不施足底肥有机肥,使*壤有机质保持均衡,在后期换茬时,其它作物由于没有充分的有益微生物和有机质,很容易产生病虫害,更难获得丰产。

所以在整地前,每亩应施入优质腐熟农家肥4500~6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氮肥15公斤、钾肥12公斤。把肥料均匀撒入地块表*后,进行冬耕晒垡,耕地深度30厘米以上,让肥料和*壤充混合,如果是酸性*壤,每亩需撒生石灰15~30公斤。

三、繁殖方法

大黄的繁殖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芽苗繁殖,一种是种子繁殖。但是在生产上,由于无性繁殖可以保持母株品质优良,而种子繁殖,没有稳定的遗传基因,无法获得良好的品质和产量,在我们恩施地区,所有的大黄种植户为了保持马蹄大黄优良品性,都会选择用芽苗进行繁殖。

1、芽苗定植

大黄的生长周期一般为三年,也只有生长周期达到三年的大黄茎块,其各种药性才能达到最佳。所以,当大黄收获时,用利刀分取母株、子芽或切割母株根茎带芽的部分进行栽培。在分离和切割的伤口处,涂上草木灰防腐烂。用芽苗繁殖可以保留品种优良不变异,唯一的缺点是不能大量获得种苗,供大面积生产。

2、育苗移栽

在春季选向阳的熟地或生地深耕细耙,做1.2米宽的苗床,要随地形而定。在北方3月份播种,条播,行距9~10厘米,播种后覆上细*1.5~2厘米,10天左右即可出苗。播种后注意适度浇水,苗高6~10厘米,按直播定苗。南方播种时需用高畦,条播撒播均可。畦高15厘米左右,畦沟宽30厘米左右,播种时,进行开沟播种,沟距20厘米,播种沟宽7~8厘米,沟深3厘米左右,先在苗床施入人粪尿后再把种子撒播在播种沟里,种子不宜过密,3~5厘米一粒种子最好。然后覆盖一层厚度为2~3厘米的活筛细*,再盖稻草或盖地膜进行保墒。

当种子出苗后趁阴天或傍晚揭去盖草,当苗齐后坚持见草就除,并施入人粪尿2~3次催苗,加快幼苗生长。第一次除草结合间除过密苗,移栽时,选幼苗根茎直径较大的进行分级定植,定植前用剪刀剪去主根和支根的细长部位,行距75~80厘米,株距60厘米挖穴,穴深30厘米,每穴再施入*杂肥3~4斤,栽后覆*盖住幼苗萌芽处,厚度大约5~6厘米,栽后幼苗低于地面6~10厘米,以利于今后追肥和培*。

大黄不宜定植过密,由于大黄植株叶片宽大,如果定植过密,植株叶片重叠后不利于光合作用,更不利于块茎膨大发育。一般亩定植1350~1400株为宜,但是也有种植户亩定植1800株的,根据当地种植户经验,如果亩定植1800株后,可减少除草次数,节约劳动成本。

四、田间管理

大黄生长期较长,三年才能收获,因此要适时松*、锄草、追肥、防治病虫害特别重要。一般在第一年、第二年除草松*3次,追肥2次。而且栽培一个礼拜内要查看苗情,是否有缺苗、死苗现象,必须保证苗齐。

1、第一年第一次6月初追施饼肥或化肥(过磷酸钙15公斤~22.5公斤/亩,氯化钾7.5~11公斤/亩,碳氨12~15公斤/亩)。第二次追肥在8月下旬,每亩施磷、钾肥各15公斤。第二年追肥2~3次,每次追肥量与第一年有所增加。第三年追肥2次,第一次大黄植株返青后,第二次一个半月后采用旁边开沟施下,覆*并浇一次小水。

2、大黄定植后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10月份当地上植株枯萎后要进行培*,把行距间的泥*覆盖在植株发芽处顶部,大约5~6厘米厚,每年如此,大黄定植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就会抽苔开花,在大黄抽苔期,为了使地下块茎快速膨大,需人工割除茎杆,让营养生长转移为生殖生长。当长到第三时,秋后植株枯萎后即可收获。

五、病虫害防治

大黄的病虫害较多,最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叶斑病等,虫害有蚜虫、金花虫、甘蓝夜蛾、蛴螬等,既有地下虫害和病害,也有地上虫害和病害,如果不加以防治,会造成大黄严重减产。

1、根腐病

根腐病多发生在多雨季节,在我们恩施地区,雨水较多,特别要预防根腐病的发生。根腐病主要以预防为主,栽培大黄时,需选择地势干燥无积水的地方,根据多年栽培经验,坡地、缓坡地大黄不易受到根腐病侵害,平地起垄栽培大黄也不容易侵染根腐病,最关键的是保持*壤具有良好的通透性。

2、叶斑病

叶斑病主要危害大黄叶片,给大黄叶片造成缺刻,发病严重时,发病部位干枯溃烂脱落,使叶片呈网孔状。植株发病后,不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还影响养分的传导和输送,从而影响了单产量。防治时,一旦发现叶片有病斑,立即用1:1:100的波尔多液喷雾,或者用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预防。

3、蚜虫

蚜虫以群集式出现在大黄的嫩叶上,喜欢吸食大黄汁液,使大黄嫩叶变为畸形,并延缓生长。防治时,可用吡蚜酮或噻虫嗪喷雾大黄叶面,进行杀灭。

4、金花虫和甘蓝夜蛾

金花虫为叶甲科的虫子,它们的成虫和幼虫主要危害大黄叶片,给叶片造成缺刻成孔洞。发展有金花虫危害大黄叶片时,可用高效氯氰菊酯喷雾灭杀。

5、蛴螬

蛴螬为金龟甲科,幼虫主要危害大黄幼苗或啃食大黄块茎,造成缺苗或根部空洞,严重影响大黄的块茎质量和产量。防治时,可用辛硫磷乳油拌菜籽饼撒于植株基部诱杀,也可以在整地时用辛硫磷乳油拌细*撒入地块表*,和泥*混合均匀后进行灭杀。

六、采收与加工

栽培大黄从育苗到采挖需要三年时间,收获的新鲜大黄要进行初加工后才能变成成品药材。如果加工不善造成糠心,影响质量。但是现在恩施大黄已成规模化栽培,有自己的深加工厂,许多种植户可以采挖后把泥*清理干净就可以进行售卖。

1、采收

大黄的最佳采收时间是晚秋,当茎叶枯萎至地冻前为止,次年春天化冻后到萌芽前为止,两个时间段。晚秋最佳时间为10月下旬至11月初。如果采收过早则干物质积累少、质量差;过迟,天寒地冻,大黄容易受冻变质,适时采收可以保证大黄的初加工。

2、整形

把大黄从地里挖出来后,选用切刀切去地上部分茎叶残体,再将根茎和块茎分离,刮去粗皮,削去块根上的侧根、毛根,分别干制,根茎干制后为上等品,块根干制后为等外品。

3、干制(烘干)

把已经整理好的大黄根茎和块茎分别放在烘烤或晾晒架上,体积过大者可切成多半。目前在大黄的制作中,为了快速制干,一般都是把大黄块茎切成1.5~2厘米厚薄片,然后再进行晾晒或者烘烤。在恩施地区的种植户,在天气不好时,会在棚架下面用树根、树枝生火,用微烟熏烤,不用明火,熏烤一周后,看到大黄外层有油状物时,再用较大的烟熏,每隔10~15天翻动一次,使热量均匀,温度保持在12~18℃,昼夜不停地熏烤60天,在网架上晾干。

也有阴干的,阴干的优点是不用烟熏,让大黄自然干制,既省柴,又省人工。缺点是干制时间长,大约需要180天,阴干的具体做法是把整形的根茎分别用网架放好,或者用绳子串成串,挂在屋檐下,或者在通风的室内晾晒。阴干的大黄通风要好,忌潮湿、忌雨淋、防暴晒。根据检测,熏干或阴干的大黄有效成分无显著差异。

大黄又叫生军、将军、锦文,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属。大黄的种类较多,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是我国传统中药材,栽培历史悠久。它主要以根及根茎入药,药用价值非常高,具有行淤通径,利湿退黄,解毒消痈,泻热通便,抗感染,降血脂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