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水绵该怎么预防?如何才能不长水绵?

2021-12-15 10:31发布

水绵,是稻田经常发生的一种藻类,特别是在水稻移栽结束、补完扶苗水以及温度逐渐上升的时候,是水绵的高发期。而且,在刚刚移栽的稻田如果爆发大量的水绵,对水稻的返青速度和成苗率也有较大的影响。至于说防治水绵,也有办法。但是想完全的不长水绵,是不现实的。

1、水绵。

水绵是一种藻类,呈棉絮状分布在水田里。稻田里一旦出现少量的水绵,就会快速的繁殖、扩散,速度非常快。可以说,在我们东北的稻田,除了盐碱地都会在移栽之后发生一定程度的水绵,只不过随着秧苗的返青以及生长,水绵对水稻的影响也会逐渐的降低。

2、水绵发生的原因。

既然水绵是一种藻类,那么水绵的发生就与我们施用的肥料有一定的关系。直白的说,水绵就是因为稻田的水里溶解了一定量氮磷营养元素,出现一定程度的氮磷元素的富集,从而滋生了水绵。

仔细的想一下,这个道理和封闭水域发生的蓝藻、红藻等是极其相似的。而且,由于常年的施用化肥,稻田土壤中富集了一定量的氮磷元素。虽然水磷元素在土壤中容易被固定,但是由于水层的存在,还是有一部分的磷元素游离到水中,出现了水体的氮磷富集、富营养化,直接导致了水绵的发生。所以说,只要我们的稻田施用过肥料、土壤中残留一定量的可游离的氮磷元素,水绵的发生就是不可避免的。

3、晒田防治水绵。

这种方式是防治水绵、减少水绵发生程度最简单、成本最低、最易操作的方式。既在补完扶苗水、水稻完全返青之后,排干田面的水层,将田面晒出轻微的裂缝,就会导致大部分的水绵脱水死亡。

即便是再次补水、施用分蘖肥,水绵的发生程度也会大幅降低。而且,也不必担心这个阶段晒田会影响秧苗的生长,返青之后根系已经恢复正常的功能、只需要轻微出现裂缝、田面出于干燥的状态即可,反而有利于根系向下的生长,也能减少潜叶蝇的发生量。

4、使用硫酸铜或者其他的一些药剂。

目前,防治水绵最常用的药剂就是硫酸铜了,但是硫酸铜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还会造成稻田水体的重金属富集,不利于环境的保护;至于说其他的一些药剂,比如“水绵净”等药剂,效果也有限。而且,药剂的成本也比较高,没必要专门为了防治水绵付出这么大的成本。

而且,还需要说明的是。还是建议水稻底肥不要表施,最好在放水泡田之后撒施并且及时的进行水整地,减少氮磷元素在表层水体的富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绵的发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