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小麦冬灌技术指导意见

2021-11-20 11:55发布

据全国*壤墒情系统监测,2021年11月15日,全国冬麦区65%监测站点0-20cm*壤相对含水量处于65%-85%,和去年同期相比平均增加18个百分点,大部墒情适宜,局地过多,主要分布在华北黄淮地区。目前全国冬麦区大部降水较少、气温逐步回升,利于小麦冬前生长和分蘖。当前应因墒因苗指导好小麦冬灌,确保安全越冬,为明年夏粮丰收奠定基础。

一、华北冬麦区

(一)基本情况。本区域包含北京、天津、河北、河南豫北和山东鲁西北冬麦区。9月份以来,该区域降水量同比偏多1—3倍,日照偏少,局部出现多次强降水,农田*壤墒情持续过多。目前大部地区0—40cm*壤相对含水量66%—95%,底墒、表墒均较充足,局部墒情过多。

(二)灌溉建议。据气象预测,本区域今冬降水量同比偏多1—5成,大部分麦区*壤墒情将向好发展。鉴于当前该区绝大多数农田墒情充足,0—40cm*壤相对含水量高于70%、播种较晚麦苗未分蘖、播种后强镇压过的麦田可免浇冻水。根据具体墒情和田间坷垃及麦苗疏松状况,在冬前或早春进行镇压,按照压干不压湿、压轻不压重、压软不压硬的指导原则进行,提高增温保墒效果。

(三)节灌措施。对于墒情较差的麦田,如砂性*壤麦田,建议采取管道输水+小畦灌溉方式灌冻水,亩灌水40—50m3。有喷灌条件的可与测墒补灌技术相结合,亩灌水15—30m3。长势较弱麦田结合冬灌随水追施氮肥,亩均施纯氮2—3kg。冬灌一般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夜冻昼消时进行。

二、黄淮麦区

(一)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河南、山东大部、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北。9月以来本区域出现多次连续降雨过程,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尤其秋冬种期间黄淮麦区降水接近常年或偏多1—4成。当前大部地区0—40cm*壤相对含水量68%—98%,底墒充足,局部出现渍涝。

(二)灌溉建议。据气象预测,本区域今冬降水接近常年,气温偏低0.5—1℃。整地质量较高、出苗较好、墒情较足的麦田,以及播种较晚尚未分蘖的麦田重点抓好越冬前镇压,不需要浇冻水。个别0—40cm*壤相对含水量持续低于65%的麦田,或整地粗放、坷垃较多、秸秆还田*壤喧松、悬根苗多、墒情一般的地块,要适时浇灌越冬水,以保苗安全越冬。

(三)节灌措施。渠灌区采取小畦或窄畦灌溉,亩灌水50—60m3,井灌区采用田间软管输水浇灌,亩灌水40m3左右。有喷灌条件的麦田宜少量多次灌溉,亩灌15—20m3。可结合灌水追施尿素5公斤/亩,促弱苗转壮。

三、西北麦区

(一)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陕西、甘肃、山西和宁夏南部冬麦区。9月以来,西北地区降水量同比偏多3成—2.8倍,局部地区墒情过多,个别发生渍涝,大部麦区*壤持续过湿,冬小麦播种推迟。11月以来,西北麦区晴好天气居多,目前大部0—40cm*壤相对含水量63%—85%,墒情适宜。

(二)灌溉建议。据气象预测,本区域今冬降水偏多1—5成,气温偏低1—2℃,预期*壤墒情大部向好。*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或单株分蘖在1.5—2个以上的水浇地要进行冬灌,并结合灌溉亩追施尿素4—5kg。弱苗或晚播的单根独苗麦田,不要冬灌,避免发生冻害。旱地以“蓄”为主,做好冬季镇压,压实*壤,保障墒情,防止冻害。

(三)节溉措施。渠灌区采取短(窄)畦灌溉,亩灌水50—60m3,井灌区采取软管输水+畦灌,亩灌水30—40m3。有喷灌条件的麦田宜少量多次灌溉,亩灌水20—30m3,可结合灌溉追施尿素5—8公斤/亩。

四、中下游和西南麦区

(一)基本情况。本区域包括江苏和安徽南部、湖北、四川和云南等地冬麦区。9月中旬以来,中下游地区降水量同比偏少2成—5倍,西南地区偏多3—6成。目前本区域大部0—40cm*壤相对含水量69%—86%,墒情适宜。四川南部等局部地区0—40cm*壤相对含水量小于65%,墒情不足。

(二)灌溉建议。据气象预测,本区域今冬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1—5成,气温接近常年。但大部地区前期墒情较好,要做好趁墒播种。局地*壤相对含水量持续低于65%的,应造墒播种。旱地可充分利用前茬作物秸秆覆盖,抢抓降雨时机,保墒趁墒适时播种,提高出苗率。遇到持续降雨麦田渍涝时,要及时清沟理墒,保证排水畅通,避免烂种烂根。

(三)节灌措施。本区域水源地多为山塘、、湖泊、江河等,发生旱情时,可采取软管输水(小白龙)+小畦灌溉,亩灌水不超过50m3。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微喷带、移动式喷灌,结合水肥一体化少量多次灌溉施肥,亩灌水15—25m3,弱苗地块结合灌水追施尿素5—10公斤/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