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要点:
1.水稻栽培技术
(1)田间工程
养蟹稻田距田埂60cm-80cm处挖环沟。环沟上口宽60cm-80cm,深40cm,下底宽25cm。
(2)测*施肥
采取测*配方施肥方法,在旋地前一次性施入复混肥,使肥效缓慢释放于*壤中,解决常规种稻地表施肥频繁造成水中氨氮过高,抑制摄食和生长的问题,同时满足水稻正常生长对肥力的需求。
施肥方法:旋地前一次性施入复混肥40-50kg/亩,分蘖期进行追肥,分2次施氮肥,每次2-3kg/亩,稻田水质氨氮控制在0.3mg/L以内。
(3)水稻种植
养蟹稻田水稻应选择抗倒伏、抗病力强、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插秧采用大垄双行、边行加密模式。即改常规模式30厘米行距为20厘米-40厘米-20厘米行距,到9月上旬大垄间还有光照空间,利用边行优势密插、环沟沟边加密,弥补工程占地减少的穴数。插秧时间为5月下旬至6月初。
(4)田间管理
①水位。在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尽量加深水层,每3-5天换水一次。
②巡田。坚持每日巡田,注意观察水质变化、的生长摄食、防逃设施等情况,大雨天要注意防逃。
③农药使用。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施药时间选择在晴天的上午。
2.养殖技术
(1)防逃设施
放苗前,每个养殖单元在四周田埂上构筑防逃墙。
防逃墙材料采用尼龙薄膜,将薄膜埋入*中10cm-15cm,剩余部分高出地面60cm,其上端用草绳或尼龙绳作内衬,将薄膜裹缚其上,然后每隔40cm-50cm用竹竿作桩,将尼龙绳、防逃布拉紧,固定在竹竿上端,接头部位避开拐角处,拐角处做成弧形。
进排水口,设在对角处,进、排水管长出坝面30cm,设置60-80目防逃网。
(2)蟹种选择及消毒
蟹种选择活力强、肢体完整、规格整齐、体色有光泽的蟹种。同时,还要注意蟹种脱水时间不能过长,肥满度较好。
蟹种规格选择120-160只/kg。
蟹种在放养前要消毒,用20-40g/m3水体的高锰酸钾或3-5%的食盐水浸浴5-10分钟。
(3)蟹种暂养
4月中旬至稻田供水之前,选择有水源条件的田块进行先期暂养。蟹种经过消毒后放入暂养池中暂养,暂养池面积应占养蟹稻田总面积的20%,暂养池内设隐蔽物或移栽水草。暂养密度每亩不超过3000只。蟹种放入暂养池后就要投喂优质饵料,投饵量按蟹体重的3-5%观察投喂,并根据水温和摄食量随时调整。
(4)蟹种放养
稻田养殖成蟹放养密度以400-600只/亩为宜。
属杂食性,水草是不可缺少的补充和替代饵料,稻田养殖成蟹不用药物除草,根据杂草在平耙地后7天萌发,12-15天生长旺盛的规律,在此期间投放蟹种,可充分利用了杂草这种天然饵料。剩余的杂草,人工拔除。
(5)饵料投喂
饵料投喂要做到适时、适量,日投饵量占总重量的5%-10%,主要采用观察投喂的方法,注意观察天气、水温、水质状况、饵料品种灵活掌握。养殖前期,饵料品种一般以粗蛋白含量在30%的全价配合饲料为主。养殖中期的饵料应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如黄豆、豆粕、水草等,搭配全价颗粒饲料,适当补充动物性饵料,做到荤素搭配、青精结合。后期,饵料主要以粗蛋白含量在30%以上的配合饲料或杂鱼等为主,可以搭配一些高粱、玉米等谷物。
(6)病害防治
蟹病以防为主,防病主要在水质、饵料等环节上加强管理,定期用生石灰或二溴海因消毒水体,也可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对于蟹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做到对症下药。
来源: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