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塔尔基础母牛饲养管理技术

2021-04-15 11:00发布

一、技术概述

(一)技术基本情况

锡盟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寒冷、风沙大、少雨。草原面积17.9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9.85%,其中优良牧草占草群的50%,独特的自然条件是我们发展肉牛养殖的优势。但无霜期短,枯草期长冬季寒冷积雪量大,春季青黄不接。冬春两季,牲畜在草场采食的牧草,因长期风吹日晒营养成分大量减少,不进行合理补饲,对牛的生长、生产造成很多不利影响。依据我盟独特自然气候条件,应采取季节性饲养管理方案。因地制宜的采取阶段饲养管理方案,合理安排配种节律,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在我盟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陆续开展了牛杂交改良工作,到90年代,以西门塔尔牛为代表的肉用基础母牛繁殖群形成一定规模。2005年,盟委、行署开始启动实施黄牛改良专项推进工作。在全盟分区域开展以西门塔尔为主的几个品种的肉牛改良工作,肉牛繁殖群迅速增加。以此为契机,为了发挥良改母牛生产性能,探索适应我盟气候特征及自然资源禀赋的饲养管理技术成为当务之急,示范推广工作也同步展开。 自开展黄牛改良以来,每年举办多种形式的饲养管理技术培训班,辐射全盟12个旗县市区60个苏木乡镇。全盟冷配区肉牛核心群282群,均采用分段饲喂管理方案,在当地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三)提质增效情况

放牧-舍饲阶段饲养管理与传统放牧制度不同,这种草地利用制度在纯牧区取消春秋草场,合并到半舍饲阶段草场之中。温暖季节实行地带型划区轮牧,在每年 5 月中旬开始到 10 月底结束。利用时间为 150~165 天,充分利用天然饲草资源,饲料成本降低。11 月初迁回冷季草场实行半舍饲。轮牧小区的草地利用率控制在60%之内。这种放牧制度,充分发挥草场资源优势,同时并且避免了牧草生长的两个危机期。在春节保证了牧草充分利用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使牧草能够迅速生长,而秋季一方面可以使牧草种子成熟,保证草地的自我更新,另一方面有充足的营养输送到根部,保证翌年牧草萌发的物质基础。实行这个放牧制度可以达到草畜平衡,基础母牛冬季掉膘不超过 15%,对母牛繁殖指标提高显著,即母牛受配率、受胎率、繁殖成活率均提高,其中繁成率达到80%以上.

(四)技术获奖情况

未申报科技奖励。

二、技术要点

1.天然放牧阶段饲养管理:在 5 月中旬到 12 月上旬(215 天左右)安排为天然放牧阶段,注重牛的抓膘。此阶段在天然草场上自由放牧,不必补饲;保证充足的饮水,晚上一般不归圏,牛的膘情到 8—9 月份达到满膘。水源附近应放盐砖和添砖,牛自由舔食,满足所需的微量元素。重点是即时配种。放牧条件下西门塔尔母牛最佳配种时期是 6—7 月份,最晚不能超过 8 月中旬。因此,次年 3—4 月接产牛犊,牛犊生长发育期正好在青草繁盛季节,能充分利用天然草场的优势。牛犊到 6 个月龄(到 9—10 月份),一般体重能达到 250 公斤左右。此时公犊育肥或出售的最理想的体重。也是怀孕母牛开始抓膘,保胎的关键时期。所以把握好母牛即时配种是母牛的安全过冬度春,提高牛犊出售价格的一个关键环节。放牧阶段合理组群。牛群头数应根据放牧草场的地形、产草量及面积而定。陡坡、地形复杂、产草量低的地方,牛群头数少一些。每群牛头数不超 150—200 头,每头牛确保放牧草场 30—50 亩以上。

2.半舍饲阶段饲养管理:此阶段为 12 月中旬至次年 5 月上旬,补饲 150 天左右。注重补饲、卧盘保暖工作,此阶段天气寒冷,靠天然牧草无法满足牛的营养需要。应牛群早、晚补青干草,补饲时怀孕牛、后备母牛、犊牛及老弱病残牛和种公牛、空怀牛及好斗牛应分群管理。注意卧盘保暖 卧盘要铺垫干羊粪或缛草,干羊粪垫铺 5 公分以上,缛草垫铺 10 公分以上并经常更换,保证干燥,确保牛群每天一次饮水。补好其它所需营养成分,确保补草补料的基础上,补好其它所需营养成分。要求牛群保证自由舔食含有微量元素的盐砖、舔砖等。加强暖季饲养管理,加强牛群暖季放牧管理。采取犊牛早期断奶(4 个月断奶左右)、母仔分群饲养、母牛少挤奶等有效措施,确保牛群暖季抓满膘。牧区西门塔尔母牛补饲标准及方式:补草分早、晚两次,二岁以上母牛每次补 5 斤;牛犊每次 2.5 斤。补青贮(3 月 15—5 月 15 日)早晨一次,二岁以上母牛每次补5 斤。补精饲料分早、晚两次,二岁以上母牛每次补 1 斤;牛犊每次0.5斤。对于农区基础母牛补饲标准及方式:补草分早、中、晚三次,二岁以上母牛每次补 7 斤左右(青干草、氨化秸秆各一半)。母牛犊每次 3 斤左右(青干草、氨化秸秆各一半)。补青贮早、中两次,二岁以上母牛每次补 5 斤。补料分早晚两次,二岁(包括二岁)以上母牛每次 1 斤。母牛犊每次 0.5 斤左右。

3.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对妊娠后期母牛要分群放牧,要缩短放牧时间,做好保胎工作,要防止母牛流产、早产。同时应避免母牛过肥和运动不足,防止难产。哺乳期母牛的饲养管理。母牛产后 10 天内,身体虚弱,消化代谢差,处于身体恢复阶段,要 减少精饲料及根茎类饲料的喂量,产后 3 天内要喂青干草和少量以麦麸为主的精料,每天饲喂精饲料 2 斤,逐渐增加精料喂量,1周后增至正常喂量。

4.犊牛的饲养管理:合理有计划的配种是草原牧区养牛业生产的关键环节。高寒草原牧区冬春季节天气寒冷,持续时间长,冬天接犊很容易冻伤、冻坏。建议接犊时间最好选择在 3~4 月份,如 6~7 月份配种,第二年 3~4 月份接犊。哺乳前期犊牛早喂初乳,犊牛出生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内吃初乳,确保犊牛吃足初乳,增强犊牛的抵抗力。早补饲草料 ,接产犊牛 15 天左右就可以吃精饲料和优质青干草或青草,饲喂量逐渐增加。采取犊牛4 个月左右断奶。

5.育成牛的饲养管理:犊牛断奶后 6—18 月龄为牛性成熟期。在此时期,体躯生长发育快,在饲养上要提供足够的营养和饲喂量,以刺激前胃的生长。冬季除补青干草外,必须补 3 斤混合精料。育成种公牛的饲养管理应与成年种公牛一样。放牧加补饲的条件下,提供足够的营养和饲喂量,注重冬春补饲工作,冬季每天补精饲料 5 斤,胡萝卜 2 斤来补充维生素,保证自由添食盐砖和添砖。

6.饲料的使用:充分利用当地饲草饲料资源,搞好全年饲草的种、收、加工和贮存。保证每头牛全年有均衡饲草料储备。每头牛每年过冬度春需要保证: 青干草 1500 千克,青贮料 500 千 克, 块根、块茎料(胡萝卜等)300 千克,精饲料 200~250 千克。其它:可再适当准备农副产物。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购买和使用,必须由畜牧管理部门批准的经销供应,在畜牧技术员的指导下使用。饲料原料应具有一定的新鲜度,在保持期内使用,发霉、变质、结块、异味及异嗅的原料不得使用。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严禁使用违禁的饲料添加剂。禁止使用肉骨粉、骨粉、血浆粉、动物下脚料、动物脂粉、蹄粉、角粉、羽毛粉、鱼粉等动物源性饲料。要求牛群保证自由舔食的盐砖、舔砖保证肉牛必须微量元素的摄入。

7.疾病防治:疾病的诊疗应由动物防疫部门或取得兽医行医许可证的人员负责,饲养户不能随意购买兽药使用。饲养肉牛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进行预防,建立生物安全体系,防止肉牛发病和死亡,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的使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疫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并选择使用适宜的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免疫疾病至少包括:炭疽病、五号病、牛出败。养殖区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对重大疫情应先封锁、隔离,取样确诊,并同时报告当地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采取控制、扑灭措施。由动物疫病监测机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必要的疫病监测。定期对牛群进行布病、结核病的检疫。使用驱虫药定期对牛驱虫。

8.卫生消毒:允许使用消毒剂对饲养环境、厩舍和器具进行消毒,但不能使用酚类消毒剂。对牛舍、料、水槽进行定期清洗、消毒,避免细菌滋生。可用 0.1%新洁尔灭或 0.2%- 0.5%过氧乙酸消毒,还可使用石碳酸、煤酚、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生石灰、氢氧化钠,高锰酸钾、酒精和来苏尔。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2021年农牧业主推技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