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是远距离迁飞的重大害虫,在我省主要危害玉米、高粱和薏苡,生姜、花生、牧草也零星受害。为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暴发成灾,努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特制定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指导各地有效开展防控。
一、防控策略
按照“早谋划、早预警、早准备、早防治”的要求,坚持早发现、快防治、严用药、小损失的“早快严小”原则,突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全面监测、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应急防治,坚持主攻周年繁殖区,控制迁飞过渡区,保护玉米、高粱、薏苡主产区,全力遏制草地贪夜蛾暴发成灾,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二、防控措施
(一)全面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按照《贵州省草地贪夜蛾测报调查规范(试行)》等,增设测报网点,加密布设高空测报灯、性诱等监测设备,开展区域联合监测,信息实时共享,全面掌握成虫发生动态。以玉米、高粱、薏苡为重点,定点定人定田,加强系统观测和大田普查,掌握产卵数量、幼虫密度、被害株率,明确重点防控区域和关键防控时期,确保不因监测预报不到位贻误最佳防控时机。
(二)实施“三区”联防布控。一是周年繁殖区。位于最南部的低热河谷地带,属于湿润温和型气候,年平均温度在15℃以上。包括兴义市、义龙新区、安龙县、册亨县、望谟县、罗甸县、平塘县、独山县、荔波县、从江县、黎平县等11个县(市、区)。重点控制当地危害损失,减少迁出虫源数量,实施周年监测发生动态,全力扑杀省外迁入虫源,遏制当地孳生繁殖,减轻迁飞过渡区防控压力。二是迁飞过渡区。除周年繁殖区和重点防范区以外的区域。重点减轻当地危害、压低过境虫源繁殖基数,全面监测害虫发生动态,诱杀成虫,扑杀幼虫,遏制迁出虫口数量,减轻玉米、高粱、薏苡等主产区防控压力。三是重点防范区。包括盘州市、水城县、兴仁市、贞丰县、关岭县、镇宁县、紫云县、长顺县、惠水县、都匀市、三都县、贵定县、瓮安县、榕江县、剑河县、锦屏县、天柱县、威宁县、赫章县、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仁怀市、播州区、余庆县、石阡县、思南县、印江县、松桃县等30个县(市)。重点保护玉米、高粱、薏苡等生产,降低危害损失率,3-9月份全面监测虫情发生动态,诱杀迁入成虫,主攻低龄幼虫防治,重点抓住1-3龄幼虫防治的最佳窗口期,在清晨或者傍晚,对达标防治田块实施喷药防治,药剂喷洒要突出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将危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三)主要防控技术。根据草地贪夜蛾的发生规律,结合预测预报,因地制宜采取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应急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强化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及时控制害虫扩散危害。
1.调控及天敌保护利用。因地制宜采取调整种植结构、间作、套作、轮作,统一播期等农业措施,有条件的地区可与非禾本科作物间作套种,保护农田自然环境中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种植驱避诱集植物,改造害虫适生环境,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和生物多样性,增强自然控制能力。
2.理化诱控诱杀成虫。在成虫发生高峰期,集中连片每10-20亩安装1台杀虫灯(害虫诱捕器),或每亩1个草地贪夜蛾性诱捕器,或使用食诱剂、性迷向技术等措施,诱杀成虫、干扰交配,减少产卵数量,压低发生基数,减轻危害损失。
3.生物防治。以草地贪夜蛾周年繁殖区和有机高粱、鲜食玉米为重点,采用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等生物制剂早期防治幼虫,保护利用夜蛾黑卵蜂、螟黄赤眼蜂、蠋蝽等天敌。在害虫低密度时,采用人工释放蠋蝽、姬蜂、茧蜂等天敌措施开展防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促进可持续治理。
4.科学用药。对虫口密度高、集中连片发生区域,抓住幼虫低龄期实施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对分散发生区实施重点挑治和点杀点治。推广应用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甲维盐、虱螨脲、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多杀•甲维盐、氯虫•高氯氟、阿维•氯苯酰、甲维•虱螨脲、氟铃•茚虫威等,注重农药的交替使用、轮换使用、安全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控效果。
(来源: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2021年度“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